CNEN

天岳研究

Research & Insights

金融犯罪概述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2016-03-14

一、金融犯罪的概念
         金融犯罪,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,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,使公私财产权利遭受严重损失,根据《刑法》规定应受惩罚的行为。我国的金融犯罪主要规定在《刑法》分则第三章第四节“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”及第五节“金融诈骗罪”中。
二、金融犯罪的种类
       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,可以将金融犯罪划分为不同的类别。
        1.根据金融犯罪的行为方式的不同,可以分为诈骗型金融犯罪、伪造型金融犯罪、利用便利型金融犯罪和规避型金融犯罪。
        2.根据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,可以分为危害货币管理制度的犯罪、危害金融机构管理制度的犯罪、危害金融业务管理制度的犯罪。
        3.根据金融犯罪实施主体的不同,可以划分为针对银行的犯罪和银行人员职务犯罪.针对银行的犯罪又称为外部犯罪,主要包括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、金融诈骗罪等。银行人员职务犯罪又称为内部犯罪,包括贪污、受贿、挪用公款、签订合同失职罪等。
三、金融犯罪的构成
   1.犯罪客体
       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秩序。金融安全有序,是国家经济发展、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。正因为如此,国家发布了大量的金融管理方面的法规,如《商业银行法》、《证券法》、《票据法》、《保险法》等,以规范金融活动。但金融犯罪违反金融管理法规,冲击国家金融市场,扰乱金融管理秩序,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。金融管理秩序是银行管理秩序、货币管理秩序、外汇管理秩序、信贷管理秩序、证券管理秩序、票据管理秩序、保险管理秩序等的总称,侵犯其中任何一种秩序都属于侵害金融管理秩序。
金融犯罪的对象,可以是人,也可以是各种金融工具。就作为金融犯罪对象的人而言,不仅包括自然人,也包括遭受金融诈骗的单位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所涉及的“公众”等。就作为金融犯罪对象的金融工具而言,具体包括货币、各种金融票证(如汇票、本票、支票等)、有价证券、信用证、信用卡等。
   2.犯罪客观方面
      金融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金融管理法规,非法从事货币资金融通活动,危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,情节严重的行为。具体内容主要是:
    (1)违反金融管理法规。这是金融犯罪突出地客观特征。如果某种金融行为并没有违反金融管理法规,则这种行为就不可能构成金融犯罪。因此,违反金融管理法规,是金融犯罪成立的前提和基础。
    (2)具有非法从事货币资金融通的活动。非法从事货币资金融通活动,在客观方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:有的表现为以伪造、变造的方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,如伪造、变造货币,伪造、变造金融机构许可证,伪造、变造金融票证等;有的变现为以诈骗方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,如所有的金融诈骗行为,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信息,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等;有的表现为以其他方式,如采取出售、购买、运输、持有、使用、转让、套取、转贷、擅自发行、交易、泄露、操纵等方法,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。
   3.犯罪主体
       金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,也可以是单位。自然人作为金融犯罪主体,有的是一般主体,有的是特殊主体。例如,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就是特殊主体,必须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。单位作为金融犯罪的主体,也有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两种,特殊主体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。
   4.犯罪主观方面
       金融犯罪是一种图利犯罪,其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,有的还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目的。
关注我们
     
      微信公众号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新浪博客

@2011-2021 beijing Topmount Law Firm 京ICP备14044850号-2